今年上半年,在一系列重大工程带动下,我国可再生能源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有力支撑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可再生能源实现新突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浙江台州黄岩区江口街道芦村港区内的台州上峰水泥有限公司仓库屋顶,一排排光伏面板整齐排列,将光能转化为绿色电能,源源不断地供给港口。上半年,台州黄岩港区首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标志着黄岩区零碳港口建设进入新阶段。
“港区此前用电主要是火电,成本较高。光伏项目并网后,不仅缓解了用电压力,还有效提升了港区电力清洁化水平。”国网台州供电公司营销部光伏专职郑昌吉说,下阶段将继续推动区域内分布式光伏装机建设,推广浙江模具小镇试点负荷侧大规模“分布式光伏+储能”形式,打造绿色低碳的新型电网。
近年来,我国锚定“双碳”目标,统筹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重大水电项目和抽水蓄能建设,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了新突破。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介绍,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09亿千瓦,同比增长98.3%,占新增装机的77%。
装机高增长背后是新能源投资快速增长。甘肃、新疆、山西、湖北、云南、广东等地集中式光伏项目建设提速,完成投资额均超过100亿元;山东、河南、浙江加大城镇和乡村分布式光伏布局建设力度,完成投资额均超过120亿元;内蒙古、甘肃持续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集中式风电投资增势不减,山东、广东海上风电项目集中开工建设。
“上半年,全国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超过1万亿元,同比增长23.9%,有效发挥了稳投资、促增长的作用,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动能和活力。”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董万成说。
新型储能装机创新高
近日,天长市龙岗抗大八分校景区台区柔性直流互联项目光伏正式并网,标志着安徽省重点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正式投运。国网滁州供电公司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负责人卢峭峰表示,工程实现对新能源电力系统随机波动的削峰填谷,进一步提升了景区供电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
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电力系统对各类调节性资源需求也迅速增长,新型储能项目加速落地。
加快建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新型电力系统为储能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与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表示,风光发电的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给现有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的挑战增大,亟需大力发展各类储能以弥补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能力缺口。
我国还积极推动能源科技创新攻关和关键核心技术推广应用,发布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工作规则,促进新型储能多元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
各类投资主体对于新型储能的投资热情高涨,加快了新型储能项目建设和落地进度。“从投资规模来看,按当前市场价格测算,新投运新型储能拉动直接投资超过300亿元。”刘亚芳说。
充电桩建设提速
今年以来,充电桩建设继续保持较快步伐。中国充电联盟最新数据显示,前7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71.8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为41.3万台。
近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成为产业发展新亮点。从发展需求看,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持续快速增长,并由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不断普及;用户对充电设施服务要求日益提高,由“有桩用”向“用得好”的需求升级。
“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充换电技术标准体系,当前充电技术主要包括交流慢充、直流快充、大功率充电、无线充电、换电等,有力支撑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推广应用。”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秘书长王耀说。
从供给条件看,虽然我国充电桩规模、车桩比等已世界领先,但在电动汽车持续快速增长形势下,充电基础设施在规模、布局、结构、服务水平等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有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充电需求。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所长王仲颖表示,《指导意见》具有很强的统领性,将有效促进充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新型电力体系建设和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全面推进能源革命和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 本报记者 王轶辰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国科技先生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