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育是人们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为积极推动青少年自然教育,充分落实全国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方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充分发挥各类自然保护地社会功能 大力开展自然教育工作的通知》、教育部等11个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湖南林业部门充分挖掘和发挥湖南省丰富的自然教育资源优势,探索了一条具有湖南本土特色的自然教育绿色营地标准化建设管理道路。
(相关资料图)
郴州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一、湖南省自然教育资源情况
1.资源丰富。湖南省自然保护地体系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完整包含森林类、草原类、湿地类、荒漠类、地质类、其他类等丰富的自然教育绿色营地类型,拥有洞庭湖、南岭、武陵山、雪峰山、衡山、罗霄-幕阜山等六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可为自然教育实践提供多元活动场地及教育资源基础,为引导社会公众广泛参与、走入森林,逐步构建完善的自然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
2.包容性广。湖南省自然教育绿色营地在绿色农业、林下产业、生态工程、绿色企业、生物防治、森林碳汇、绿色环保、节能降耗以及有绿色象征意义的生态意识、生态哲学、环境美学、生态艺术、生态旅游,甚至生态伦理学、生态教育等诸多方面存在兼容和叠加,可提供丰富多元的自然教育和绿色文化体验载体。
3.特色鲜明。湖南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9.98%,境内山川地理、森林、湿地、动植物资源等在全国和全球都具有很高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拥有“全球200”具有国际意义生态区的两个区,分别为武陵-雪峰山脉和南岭-罗霄山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区,被誉为全球同纬度地带最有价值的生态区。南岭、武陵源山脉生态地理区具有世界闻名的地质奇观。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湖南省青羊湖国有林场
二、湖南省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建设情况
自2021年第一批国家级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认定以来,湖南省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已经服务青少年约 50万人次,是之前的3倍。通过自然教育营地,广大青少年与自然亲密接触,感受了森林文化,学习了生态知识,体会了保护森林的意义,更多的青少年开始关注森林、走进森林、拥抱绿色。经过近两年的发展,湖南省的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建设共获批12个,其中国家级3个,分别为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祁阳市唐家山油茶文化园。省级9个,分别为湖南省青羊湖国有林场、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郴州市桂东县青竹村、长沙海天自然教育绿色营地、湖南苏仙岭-万华岩风景名胜区、涟源市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湖南平江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长沙市景然科普基地、岳阳市森林生态博览园。
1.建设稳步推进,管理日渐成熟。目前湖南省绿色营地单位,大部分具备丰富的自然教育经验,在营地建设和运营管理中已经摸索出一套适合营地特点的建设路径和方法。调研数据显示,现有绿色营地中具有5年以上自然教育经验的营地有6家,占营地总数的50%。虽然一段时间在疫情的影响下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但营地领导班子积极作为,适时地调整营地建设三年规划,寻求长足发展。营地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和优化,管理方面也更加灵活,不断适应市场的需要。不少绿色营地还将自然教育活动送入学校,送进课堂,承担起公益服务的社会责任。
2. 产品特色鲜明,区域带动明显。基于湖南省丰富的自然教育资源,绿色营地产品差异化较为明显,目前有生态、地质、植物、动物、湿地、低碳、农耕、园艺、安全等9个系列,40多个特色课程,深受青少年的喜爱。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壮丽的高山景观、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为特色;湖南省祁阳市唐家山油茶文化园以其油茶种植基地、自然风光、文化体验和休闲娱乐设施为特色;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观、独特的石柱地貌、多样的植被和野生动物、丰富的文化历史和生态保护成果为特点;湖南省青羊湖林场以丰富的林木资源、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生态保护管理为特点;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多样的地貌景观、自然生态系统和文化历史遗迹为特点;郴州市桂东县沤江镇青竹村以其丰富的青竹资源、农耕文化传统、自然环境优美、客家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为特点;长沙海天自然教育绿色营地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对自然教育的高度重视、丰富多样的户外活动、安全可靠的设施、探索与互动为特点;湖南苏仙岭-万华岩风景名胜区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文化历史、众多的旅游景点、丰富多彩的活动为特点;涟源市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以其地质奇观、多样的地质景观、生态环境优美、丰富的游览体验和文化历史底蕴为特点;湖南平江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以其奇特的地质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为特点;长沙景然科普基地以多样化的科普内容、创新的展示方式、专业的导览服务、互动体验和自然环境融入为特点;岳阳市森林生态博览园以其优美的生态环境、多样化的植被、生态教育和休闲娱乐设施为特点。部分营地不仅推动自然教育事业发展,同时结合自身自然教育优势,与周边区域资源整合,形成互补,助推和带动周边区域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起到了良好的生态价值实现的示范带头作用。
3.发展势头向好,市场潜力较大。近年受疫情影响自然教育活动客源将持续降低,疫情放开之后市场需求总体呈上升趋势。营地主要客源中,学校对接约占67%,企业单位约为17%,散客约8%,其他约为8%。近两年运营收入均高于成本,呈正向增长。在国家《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关于充分发挥各类自然保护地社会功能 大力开展自然教育工作的通知》《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方案》等文件精神的推动下,社会对更优质、更有精度、更有深度、更有温度和高度的课程产品需求明显,市场需求得到激发,各营地相继推出不同主题的自然教育产品,推广绿色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提升服务品质,实现自然教育消费模式升级,以培育更广阔的市场。
湖南省青羊湖国有林场
湖南苏仙岭万华岩风景名胜区
三、存在的问题
1.数量较少,发展不平衡。由于湖南省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评选工作起步晚,宣传也不够,目前仅有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12处,涉及7个市州。全省14个地州市,一半的地区没有绿色营地授牌。由此可见,湖南青少年进森林教育普及面有待提升,同时也表明湖南省不同区域自然教育发展的成熟程度、宣传度、影响度存在发展不平衡的情况。
2.标准缺失,建设指导有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开展青少年自然教育、提升广大青少年生态文明意识是一项长期教育工程,需要与地域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标准且完整的内容体系支撑。目前湖南省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建设标准尚未制定,开展绿色营地认定工作依据还不足以覆盖绿地营地建设管理的全过程,且缺乏与行业其他相关自然教育、研学、科普基地建设认定标准、服务规范、认定条件等的互动与融合。
3.缺乏互认,价值实现困难。目前全国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进行“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认定,国家林学会推选“全国自然教育基地(学校)”,目的都是带动公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亲近自然、了解自然,进而更积极地参与自然保护,两个品牌内容相近,都属林草系统,但政出多门,尚未互通互认共赢发展,湖南也面临此种状况。目前湖南省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由湖南省关注森林组委会授牌,虽然湖南省关森组委会成员单位包括省委宣传部、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省教育工委、省林业局、省广电局、省工商联、省妇联、团省委等8个部门,但部门之间合力尚未形成,没有与教育、共青团、妇联、文旅等其他主管部门授牌的同类型基地形成互认互通,品牌知名度较低,含金量不高,缺乏市场吸引力。例如,目前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未与教育部门的研学旅行营地达成互认互通,校园青少年若要进入绿色营地参加活动,还需额外取得由省教育厅授牌的湖南省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称号,因而绿色营地在拓展学生群体客源时存在掣肘。地方政策也有影响,如湖南省《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省级教育部门将会同相关部门探索建立基地的准入条件,服务标准、退出机制和评价系统,命名一批设计研学旅行基地……原则上各地各校研学旅行活动要在具有相关资质的研学旅行基地进行。”所以在经营方面需要更多的跨行业、跨部门的市场对接,这就需要一块教育、文旅等相关部门与省关注森林组委会横向互认的敲门砖,提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会。
4. 资金缺乏,发展任务艰巨。目前已获批的绿色营地大部分属于公益事业单位,收入来源为政府财政预算。特别是部分营地机构改革之后,原有的科普经费支持大幅度降低带来的影响特别明显。如平江石牛寨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原来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每年可以得到近60万的自然教育课程研发经费支持,机构改革到省林业局后,经费支持大幅度降低。加之平江属于农村地区,在省发改委《湖南省中小学生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管理办法》中,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根据学生自愿原则,除按定向学生收取伙食费、作业本费、教辅材料费、课后服务费外,严禁收取其他任何费用,其中也包括研学费用,所以该营地运营经费无法保证课程研发、设施维护、人才培训等的投入,营地发展建设举步维艰。
5.人才缺乏,软硬件有待提质。自然教育服务人才需求迫切,营地单位对人才要求较高,对人才的活动组织能力、解说能力、课程设计能力是最为关注,但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人才流动性大,自然教育导师兼职多于全职。从全省情况来看,目前营地持证的导师仅占到25%,营地自身的人才培训途径和投入有限,无法满足用人需要。目前营地课程开发多为学校开发、社会企业开发以及自主开发三种形式,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大部分营地选择了自主开发,但因为技术水平有限,课程成果并不理想,迫切需要相关的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因为建设条件、建设年限和历史遗留问题,各营地的设施水平差距较大,提供的服务质量和教育效果也不同。
6.模式单一,市场活力不强。目前大部分营地运营模式相对简单,思路不开阔,站位不高,未对营地的商业模式、业务模式、渠道模式、组织模式等做专题研究,在市场化和品牌化的推动下,不少单位牌子越挂越多,但市场生命力却越来越弱,无法应对客户对研学产品的品质和内容提出的更多更高要求。
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对策建议
1.加大宣传,促进平衡。继续加强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创建工作,按照成熟一个认定一个原则,持续开展绿色营地认定和评估工作,兼顾各地绿色营地发展平衡。同时对已创建的绿色营地,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增加社会关注度,吸引更多单位参与创建。
2.明确标准,加强指导。绿色营地建设的标准化,有利于推动全省青少年自然教育活动的全面开展,对构建高品质、多样化的绿色营地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要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政府引导,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编制《湖南省自然教育总体规划》,开展调研评估,围绕以标准化手段推进绿色营地建设与管理高质量发展,尽快完成湖南省地方标准编制工作,提供科学指导。同时尽快完成湖南省地标建设,以全国标准为前提,严格按照《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认定和评估办法》《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运营发展规划编制导则》《湖南省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认定和评估办法》等文件要求,结合国内外自然教育场所建设与管理的相关理论与经验,编制湖南省《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建设与管理规范》,从规模要求、资源条件、环境条件、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课程研发、活动开展、产品设计、运营与管理等方面明确绿色营地建设相关标准要求。同时聘请专家为全省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的标准化、系统化、特色化建设与管理提供科学指导,综合考虑国家级、省级自然教育绿地营地迭代升级的相关条件。
3.突出特色,互通互认。立足湖南省级层面,建立绿色营地间的沟通渠道。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人才培养、行业研究、政策倡导、区域性网络,搭建行业内、行业与公众、行业与主管部门的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关森组委会的协调、指导作用,林业部门带头加强与相关部门、机构、团体、企业、媒体的沟通交流合作,通过合理途径打通相关基地间的互认互通渠道,吸引社会力量,共建良好的行业生态圈。形成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共同推广格局。加强林业、教育、文旅部门及自然教育机构间的协调,促进成立行业联盟,不断开展跨区域、跨行业的特色自然教育活动。结合全省高铁、高速等快速交通网络构建全省绿色营地自然教育研学路线。
4.创建品牌,培养人才。统一形象,统一宣传,充分利用湖南自然资源丰富和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组织相关活动,打造具有湖湘地域特色的自然教育品牌。结合关注森林组织机构的公益性,以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为平台,充分发挥组委会各成员单位的优势,积极开展绿色营地的公益宣传,广泛传播建设绿色营地的目的和意义,营造自然教育良好氛围。凝聚团体志愿力量,激发公众参与热情,吸纳具备专业技能的志愿者加入,充分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自然教育的热情。依托国内专业院校、科研企事业单位、林学会等机构,建立自然教育专家委员会和专家库,同时面向绿色营地和拟建单位落实开展绿色营地自然教育指导师人才培训工作,提升从业人员专业基础和综合素养。并通过机制体制提质、基础设施提质、人才培训提质、运营管理提质,进一步推进绿色营地健康快速发展,全面提升自然教育服务能力。
5.加大投入,促进发展。采用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各级财政分级负责、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投融资机制,将自然教育建设纳入公共财政支撑项目,积极争取中央及省级财政资金支持,地方各级政府加大对自然教育的投入,安排用于自然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资金。探索实践社会资本进入、合作办基地等自然教育绿色营地运营模式,激发市场活动,加强品牌建设,不断提升自然教育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国科技先生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